手机版 | 网站导航
首页 > 经典语录 > 经典台词 > 英文短文美文欣赏 美文欣赏励志篇 > 经典美文欣赏50篇_美文欣赏:在刺桐古城里蛰伏的潮汐

经典美文欣赏50篇_美文欣赏:在刺桐古城里蛰伏的潮汐

经典台词 | 2015-06-19 | 阅读:
【www.gxlzold.com--经典台词】

这里美丽的风光,穿越千年依旧存在,漫步在在这里,细听岁月清脆的声响,让人黯然失色的风景一直在我们心中。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美文欣赏:在刺桐古城里蛰伏的潮汐,快来读一读吧。

美文欣赏:在刺桐古城里蛰伏的潮汐

    如果泉州的刺桐城会说话,它的语气一定是柔软的。

    榕树在阳光里伸展腰肢时,西街深巷里的门轴也正缓缓转动着。

    我走进深巷,阳光跨过燕尾翘脊,似乎从唐宋的大瓦上滑下,又朝着地上元朝的石板渗入。再向下,阳光会遇上哪一个王朝的碎片,我真的很难说清楚。我能说清楚的,是盎然的榕树绿正拂拭古城的沧桑。

    在这初夏时节,一棵刺桐分外醒目。那份红艳绝不像匍匐的三角梅,它是西街天空散不去的焰火。我不知是谁在这里种下第一棵刺桐,却知它曾经环城遍植,薰染了一座城的人心。有了火红,早在六世纪的南朝,人们就敢开埠,就敢跨洋过海了。一座城被称刺桐城,的确需要十足的底气。这祥瑞之物,该得到应有的膜拜。

    “仿佛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军欲烧空”、“闽海云霞绕刺桐,往年城郭为谁封?”……关于刺桐的诗写着写着就少了。也许,与一个地方的变迁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泉州沉淀的已经太多太多,就在这些红绿里或沉或浮。红绿的影子落在街上或东或西,还是免不得被人踩来踩去。

    我的前方,是古旧建筑的辐辏之处。一串长长的怀想横跨千年,中间又会留住什么?

    唇红齿白间留住的,是岁月的味道。阿婆摊前原汁原味的烧肉粽,在这红与绿里散发出一种令人无法拒绝的味道。上千年的光阴里,缘于同样的食材和同样的手艺,这风味还是一成不变的。波斯的水手、埃及的客商、锡克的教徒、精明的犹太人从摊前经过,是不是也会像我一样停下脚步?可不可以这样说,我嗅到的,与那些万国来朝,或远涉天涯的人们嗅到的是同一味道?土笋冻、姜母鸭、面线糊、蚵仔煎……这些毋须现代的文明技艺,兜售的声音也似乎是传承的。我似乎看到人们在比划手势,拿出钱币,换走美食,一份喜欢十份慷慨的样子。如果没有这些美味,那些夷人是否还有欲望前来,那些征服大海的健儿是否还有勇气乘风破浪,永远是个很难说得明白的话题。

    孩童稚嫩的闹声,不时夹杂一两句闽南童谣,随着我的脚步一起撵着红与绿的影子穿街过巷。

    这红绿的彩正因为分明,才会一直勾起浓浓的乡愁吧。

    “置田地,起大厝”。朴素齐整,逼仄有序的大厝里,就关着坚韧沉稳、豁达开朗的性格,就关着千古不变的乡愁。那铺首是大厝的一双明眸,亦是古城的灵魂所在。门环撞在铺首之上,声音与千年之前的一模一样。叩开大门,在铁观音的香气里,提线木偶正在举手投足。

美文欣赏:在刺桐古城里蛰伏的潮汐

    从前的孩子早是豁了牙齿的耄耋老人,历史故事在他们平淡的语气里,依然被叙述得栩栩如生。

    在檐雕、砖雕、窗雕上,一份富足从这些细节上就可以瞧出端倪来。因为,盛华只有用精湛的手艺,完美的细节才能堆砌出来。

    一栋栋大厝像身体里的细胞,散布于大街小巷之中。窄而深的小巷,就是让血液奔涌的血管。我走着走着,仿佛就跌进历史的热血澎湃里。从里面走上一圈,自己也好似一个弄潮儿。

    “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

    一抬头,大厝就远了。两座屹立的石塔,像一对孪生兄弟,一东一西屹立着。祈风祭海的虔诚,进入宗教的仪典,它们都记得分毫不差。做人,要么躺下遗忘,要么站着记忆。

    回教堂里阿訇的诵经声,基督教堂风琴的悠扬声,寺庙僧侣的清心明性咒......各据一方。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空间。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里,众生熙熙攘攘的跫音,总会随着桅影帆船进进出出。

    缘于什么,这么多信仰能够集于一个地方?也许,有盼头的日子真的可以弥合信仰的缝隙,能够超越种族的差异,能够超越地域和语言的界限。

    刺桐花灼灼,古榕树垂荫。在古刹开元寺的千年香火里,云集的商贾对着大佛进行一番祈祷之后,带着瓷器丝绸等货物潮水一般涌向桅杆林立的刺桐港码头,然后上船漂洋过海。

    凡事总有例外,开元寺旁的古船陈列馆中,有一条宋代三桅船满载香料、药物,虽然它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水密隔舱技术,还是没有躲开大海的算计。它在大风后触礁搁浅,随后沉没。即使这样,人们也没有中断这条“海上丝绸之路”。透过这条沉船,我可以看到一个王朝的盛华,一座城市的喧嚣。那白帆片片的壮丽在寂寞的大海上,永远是一道无法抹去的风景。

    忽然间,一切风景消失得无影无踪。事物发展固然有它的偶然性,冥冥之中,也有能够推理出来的规律。从明代开始,清代愈发严苛的海禁政策,让一座城黯然失色,可紧随的国运,也慢慢跌落千疮百孔的乱世。

    泉州别称鲤城,是不是早就伏下了鲤鱼跃龙门的心气?在泉州,你尽可以与一株榕树或刺桐并立。历史在,文化在,根就在。十年发展靠制度,百年发展靠文化。有了文化上的自信,发展才有百倍的信心。

    只要一个地方的激情与繁华存在过,总会否极泰来。

    如今,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作为当年“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地方,仍然是一个大国生机勃勃的平台。这是时光的箴言,也是历史的必然。

    榕树一如既往地绿着,刺桐花还是千年之前的火红。所有的激情与盎然从未与古城走散过。经历沧桑才会绕开沧桑。其实,一座古城就是一艘大船,在先辈犁过的大海之上直挂云帆,又怎会觉得陌生?


本文来源:http://www.gxlzold.com/jingdianyulu/1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