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首页 > 经典语录 > 经典台词 > 英文短文美文欣赏 美文欣赏励志篇 > [经典美文欣赏50篇]美文欣赏:一座城,一座祠

[经典美文欣赏50篇]美文欣赏:一座城,一座祠

经典台词 | 2015-06-19 | 阅读:
【www.gxlzold.com--经典台词】

历史上太多的风光,都化为过去的点滴,空留下一座城,我们可以根据遗留下的印记,回忆当年的时光,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美文欣赏:一座城,一座祠,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美文欣赏:一座城,一座祠

    一处渡口怎么也没料到,边上会衍生一座城来。渡口叫夏阳渡,这座城就叫韩城。

    古城寻幽,或触摸历史,从这个曾经的渡口切入,一切就近在眼前。

    黄河入海,落日披霞,是年复一年的风景,可韩城却从不想着在哪一天破茧而出。

    雄者争霸的烽烟已散去,礼崩乐坏的岁月也早沦落风尘。在这里,历史仿佛还没走远,斑驳的古墙和沧桑感十足的民屋悉数将岁月的棱角勾勒出来。自然朴素,是一座城的底色,毋须过多修饰。古城浸透千年沧桑的一处处遗迹,袒胸露怀,把厚重又细腻的底蕴演绎得淋漓尽致。

    脚踩三秦边缘,黄河环绕,一座城不想破茧而出,可隐入平常也难。没有多少人记得这里曾是韩国或梁国的封地,但垒积千年的文化让人不得不正视。这里人才济济,“朝半陕、陕半韩”之说不是空穴来风。仅在宋、元、明、清四代,这里就出了进士上百人,明清两代举人就有五百多人。究竟是得了什么灵气,才结出如此硕果?“士风醇茂、户尽可封”的盛景,只在江浙才有的。“过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的谚语,是这里最真实的文化符号,这些叠加起来,韩城底气十足。

    寻找撑起一城文人天空的肩膀,是件很难的事。那些激昂悲凉的秦腔只是一个弦外之音罢了。韩城有了司马迁,让结果来得迅速又如此简洁。简洁得就如一根手指,只一个指向就让人寻到了路径。一部书,史记。一个人,司马迁!

    古往今来的印记,那些口耳相传的故事传奇、神话典故,并不能还原事情的本来面貌,唯有史书记载,才会把那么多半信半疑的猜想放下。步入韩城,无数追问之事,岁月兴盛衰亡的规律尽寓于史中。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书宗旨,十五年的光阴,五十万字的旷世奇书,开了万世之先河。如果没有《史记》一书,中华民族后来的史书之路,面对的也许是一片荆棘丛生的旷野。

    古城古巷井井有条,秩序天生一般。灰色瓦片屋顶一直延伸到天际。每块砖每片瓦,似乎都有故事。最初的印象,韩城虽古朴,却不衰败。

    我没去寻找一座城的发轫之初,可一座城的底蕴,为每位游人备足了溯源而上的理由。

    “史圣故里”的名号,不须谁来加封。

    信仰里的神佛总有自己的道场,而道场都在风景绝美的地方。韩城算不得美,沉稳憨直敢为善思却是一成不变的旋律。

    大概是让记忆里的梁国故地不再生疏,一座山取名梁山。司马祠就建在上面。大开大阖的气势,令拜访的心情,越发急切。

    西晋永嘉四年的汉阳太守殷济,大其功德,在芝水之南的高岗上建石室,树碑植柏。北魏郦道元也记载:司马迁墓前有庙,庙前有碑。寥寥数语,恰似一粒怀念的火种寻到了原野。

    历史真会捉弄人。汉武帝采灵芝于芝水边,断然没有想到,自己未求得长生不老,手下的罪臣将欲千古。也难怪,成功的帝王一抓一把,司马迁却只有一个。

    从芝川镇到祠墓的路上,两旁树木常青。巨石铺成的山路直上峰巅。这条司马古道,一下就把方向和盘托出。

美文欣赏:一座城,一座祠

    山路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经九十九级台阶,就到了祠堂正门。九九归一,一座祠直上云霄,这殊荣不是谁都可以拥有的。司马迁的人格和业绩,初现端倪。

    登上山巅,东望黄河滔滔,西眺梁山巍巍,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山环水抱,气象万千,什么样的胸怀不被打开?

    院内数十株参天古柏葳蕤茂盛,用手触摸仿佛还有历史的余温。帝王将相、贵族豪强、夷狄刺客从传说中逐渐苏醒过来,历史镜像好像离得并不远。铿锵威武的霸气,阿谀奉承的丑态,皆鲜活了。“文死谏,武死战”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做为史官的他,亮出了文人真正的风骨和气节。祠内古柏,在一棵巨大的柏树荫佑下,粗壮挺拔。

    任何一个民族的史诗,都在不停丰富,又在不断遗忘。岩画壁画,墓葬古物,如何能敌得过岁月风尘?能在华夏民族史上,得到一致认可和崇敬的屈指可数。除曲阜的孔庙,再就是司马祠了。

    这里石碑、庙宇、牌坊的兴建从没停过。不论太平盛世,还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对他的怀念和虔诚总不会丢失。

    “文武百官到此下马”的勒碑,说是立碑者的意思,不如说是游者一种自发的行为。在司马迁祠的献殿正中题着“文史祖宗”,是无数人给出的中肯评语。

    司马迁在狱中时,同宗亲戚避祸,姓氏改为“冯”或“同”姓,绛州司马氏成了遥远的记忆,可他径直走进华夏民族的灵魂。

    无数文人的魂魄,在这里接受洗礼。自晋朝至今日,碑上刻有不少大家的手笔。宋以前的字迹已不能辨别查考,可石碑依旧傲然。

    三圣庙正殿里,我仿佛看到一位少年正风尘仆仆地奔向长安。意气风发之际,读书万卷,行路万里,对人生的考量从此有了根基。

    奈何,身如蒲公英,有时身不由己。一场政治旋涡,会毁灭许多东西,哪辨什么对与错。是接受生命的终结,还是将毕生信念化成闪耀的光亮?这道题,前人没有解过,他握在手里的只有抉择。死有多种,自请宫刑,用生命换一部著作的完成,不算苟活。

    在痛苦中悟出人生大智慧,沉淀出一种淡然的境界。人生如戏,如故事,可于他来说,人生当如泰山,是不朽的传奇。李世民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沉出对人生的真知灼见。大隐于朝,在我想来,他的抉择比大隐还要难上千百倍。我能感受到悲凉浸透纸背,细细想来却更能反衬人性的大美。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化悲愤为神奇,中华的文化命脉里,这份高度,谁能超越?他的人生,就如他的祠一样孤立崖上,没有羞辱失败一说,只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罢了。

    彰耀寺正殿中,宋、元、明、清历代修缮和增建的碑文,对他或歌或颂。名言警句,发人深省。可忍辱负重,大公无私,吃苦耐劳,实事求是,这些人性里最美的品质,远不是一些碑文就能参透的。即使这样,依然有林则徐、郭沫苦等人的墨迹,慢慢垫着一座祠的高度。从一座祠上,我能看到《史记》里流出一浪高过一浪的大潮。“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一语中的。

    祠堂之外,据说乡民纪念《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常杀羊二十四只,款待拜谒史圣之人,希冀他们锐意进取,做真正的人,这成了传统。

    祠的北侧,断崖壁立,高约一百公尺。四周都用砖砌起数仞高的垛墙,壁立雄伟。

    写史不虚美、不隐恶,对统治者的揭露与讽刺总会触动龙鳞,故帝王都不爱给他加封谥号,或官修祠堂。建筑多了几份民间气息,相对简陋也在情理之中。只有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从《史记》中看到铮铮铁骨的他,钦佩不已,认为他比草原雄鹰还要勇敢坚韧,用这座蒙古包形的墓,托了一份厚实的敬意。墓壁周围嵌有砖雕八卦和花卉图案,墓顶一株古柏,枝干苍劲,盘若蛟龙。他串起华夏文明的轴线,真正终老哪里,没人得知。在我想来,不是长安,也不是韩城,是在人们心里。

    我从柏树上折了一根柏枝放进包里。

    史记韩城,追风司马。一座祠,与其说是让主人享受人间烟火,莫如说是让后人的怀念有了一个可供联想的世界。

    游客川流不息,皆低声交谈着,生怕大声扰了供奉的灵魂。

    回头远望,山巅、祠墓,幻成一棵高耸的古树,已蓬勃成参天之势。

    一部书,一个人,生命在这里得到升华。一座祠,一座城,城池就有了主心骨。夏阳渡口可以将人渡到彼岸,而韩城却可以将我渡进人性本真的地方。


本文来源:http://www.gxlzold.com/jingdianyulu/1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