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首页 > 励志文章 > 改变自己 > > 最后一批90后成年_最后一批90后刚刚步入社会,第一批80后却不得不隐退故里

最后一批90后成年_最后一批90后刚刚步入社会,第一批80后却不得不隐退故里

改变自己 | 2016-02-15 | 阅读:
【www.gxlzold.com--改变自己】

你有没有想过?不知哪天父母已经老去,不知哪天未知的风险会悄悄到访,不知哪天自己亲手拼搏出的大厦会轰然坍塌……这两天,朋友圈被18岁的回忆杀给刷屏了,各路好友纷纷亮出自己珍藏的18岁影像来缅怀青春。

2017年12月31日,截止到今天,最后一批90后在庆祝完生日之后迈向了属于他们的18岁,步入社会这个更广阔的舞台。

在大家一片晒照、庆祝18年到来的欢腾气氛中,我却得知一位在深圳就职于某互联网巨头公司的朋友已经跟公司递交了辞呈,下个月就回老家,一个西南地区的四线城市。

“怎么这么突然呢?”我问她,之前压根没有听到过任何她要辞职的消息,也没有听过她对这份工作有太多抱怨,更何况以她的资历和工作表现,今年大有机会晋升项目经理,带起一个团队。

眼前,她急急忙忙离职,不仅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升职机会,也放弃了马上就能拿到手的额外3个月月薪和年终奖。

“家里有急事。我爸生病了,情况不太好。”她言简意赅地回答了我的疑问,我竟不知该如何回复,只能干涩又无力地表示关切和祝福,以及说出那句“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告诉我。”虽然我知道,我什么忙都帮不到。

后来我才得知,她在几个月前已经把深圳的房子变卖了,时常要往返于深圳和老家之间,身心俱疲之下最终决定回老家中学谋一份教职,陪伴生病的亲人。

18岁时,谁不是幻想自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恨不得插上翅膀,去到最远的地方,飞到最高的天空,看看那些新奇的世界。

28岁,30岁,38岁……你会惊觉岁月的流逝、身上的责任。不再迎头猛冲,回过头去,想起被留在身后,抛在远方的父母和亲人,想起这世界上不是只有自己一人。

如果有选择,谁不会去挑选那个最优解呢?谁又舍得放下眼前奋斗拼搏出的一切?

当她回想起那些为工作奋战到凌晨的夜晚,那些拿到耀眼的绩效系数,内心成就感爆棚的时刻,她是否会在夜深人静时深深叹息……

01

除了身边认识的人,那些为了照顾父母而放弃大城市工作,返回家乡的例子在新闻中比比皆是。

高考理科状元,就职于IBM北京分公司的雷军,因父亲生病,携妻女回巫山照顾父亲。

青岛的程序员臧坚为了方便照顾肺癌晚期的母亲,辞职做了环卫工人,只为了有急需时能5分钟内赶到家照顾母亲。

在香港担任服装设计总监的刘海迪,因母亲病重,辞去月薪3万的工作,回到重庆一边照顾母亲,一边重新找工作。

重庆工作的张晶,因为父亲照顾重病的爷爷,他辞职回家照顾有严重内风湿的母亲,但却在处理爷爷后事,连续熬夜几天后被诊断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全家面对50万的骨髓移植费用束手无策。

……

据统计,截止2014年,在台湾,近65%的企业有员工因照护父母而离职;在日本,有1300万人白天工作,晚上看护长辈;在美国,15%的上班族需要照顾失智的老人……

在日本财经商业杂志《日经Business》一篇名为《隐形照护,一千三百万人的强震》的文章里更是提到了一个极端的例子:

一位高阶经理人高野昭宏,在45岁职场黄金时期,辞职专职照顾父母,却在照顾完毕后,抱着亲人骨灰坛,成为公园里的一名流浪汉。

或许很多人从没想过,也不愿意去想,当我们在社会站稳脚跟,在家庭作为经济支柱,在职场属于中坚力量时,我们的父母正面临身体机能的逐步下滑,进入各种重大疾病的高危病发期。

02

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

前面提到了,我们要寻找一个“最优解”。

什么样的解决办法才能被称为一个“最优解”呢?显然是在不变卖家产的情况下,既能让我们的父母接受最好的治疗,能够跟我们在同一个城市,随时看望,同时我们又能不至于放弃收入,一切从新开始。

听上去似乎不太可能,但又确实有可能。

面对疾病,如果我们想拥有尊严和选择,不妨听听下面的建议:

1. 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很多慢性病潜伏期很长,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罹病后便无法根治。若长期忽略或控制不当,可能引发多重并发症,使得病情加重、残障或失能,甚而危及生命。定期体检,筛查相关疾病,把它们扼杀在萌芽阶段。

2. 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学习投资,增加被动收入。理财投资的第一步是储蓄,“收入-储蓄=支出”,这才是真正的量入为出。收入的至少一半要拿来做储蓄投资,不要每月月光,等到急需用钱的时候傻了眼。

3. 跳出“雇佣制”思维,思考“合伙制”。工作不一定要被捆绑在一个平台、一个公司、一个领域,不是别人雇佣我们,我们才会有收入。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尝试“合伙制”工作模式,让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地点都充满弹性。

4. 善用金融工具,用保险分散风险。虽说保险肯定是越年轻买越好,但是只要父母的健康状况还能买到重疾险和医疗险,还是建议尽快配置。如果重疾险无法购买,也可以考虑配置寿险,至少可以在过后弥补自己的开支。如果觉得国内看病医保就够了的朋友,可以看看知乎上过来人的经验:

2017年12月31日,在跨年之夜,写下了这些文字,似乎不合时宜,但却是内心对大家新的一年最真切的祝愿:

希望所有人武装好自己和家人,让每个人病有所医、亲有所护、老有所养,每个人都能不被未知的风险所困,实现自己18岁时的梦想!


本文来源:http://www.gxlzold.com/lizhiwenzhang/2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