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首页 > 个人说明 > 谢谢你对我那么好 谢谢你帮助我 > 【谢谢你对我的帮助】谢谢你借我一段时光,让我没有沦为时间的奴隶

【谢谢你对我的帮助】谢谢你借我一段时光,让我没有沦为时间的奴隶

个人说明 | 2016-02-08 | 阅读:
【www.gxlzold.com--个人说明】

时间一天只有24小时有人把它过程了30个小时有人一天却只清醒一两个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一分不多一秒,就要看你怎么使用它了。

谢谢你借我一段时光,让我没有沦为时间的奴隶

01 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罗振宇在2017跨年演讲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你只能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我想,其实那说的还是比较能干的聪明人。鲁莽如我辈,即使不停奔跑,也极有可能不是停留在原地,而是跑错了地儿,留在了别处。

昨晚我就真的犯了一个这样的错误。

傍晚5点从富阳出发,驱车去杭州西胡文化广场参加一场读书会。导航告诉我,目的地处于杭州限行区域,无法绕开。

急!我是主分享人,咋办? 一想到限行,我真怕了。罚100扣3分的处罚,令我胆战心惊。

趁加油的空档儿,我赶紧发微信问活动主办方博库书城读书会的组织人“觅弦”,她说她帮我问问。过了会儿,她回复我,可以把车停在滨江,然后打车过去。事情仿佛已经容不得多想,就这么办!

路上车多路堵,我直接导航,疾奔到滨江区。 还算幸运,找了一个免费停车场。把车停好,马上嘀嘀打车。上车后,5分钟就上了高架。高架上车如蚂蚁,堵得正酣。

司机说,限行时间过了,很多车都抢着上来,所以拥堵。 什么?限行时间过了?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发现自己做了错误决定。但悔之晚矣。 一看时间,已经快7点了。

一查限行时间,16:30——18:30。我的天,其实我到城区已经完全可以直接开车过去了。绕了一大圈,还错过了约定时间。歉疚和后悔一并涌上心头。

还亏我今晚的分享内容,就有格物致知。

自己做事这么盲目,没有了解一下就行动。要是“格物致知”一下,就不会犯这样肠子都悔青的错误。

我自以为跑得快,行动快,就能越早到达目的地。没想到,不但没赶到那儿,反倒是留在了别处。

想想自己的人生,很多时候不正是这样么? 因为缺乏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拼命奔跑的结果,往往南辕北辙。

02 谢谢你借我的时光,让我没有沦为时间的奴隶

坐在车上,我不由自主开始琢磨,那些在现场等我的伙伴们,是他们先借了我迟到的30分钟。

不是我的大意,这30分钟也许可以成为他们早点回家陪孩子,或者看电视,或者做其他必要事的时间。

李笑来老师有本书,叫做《时间的朋友》。

我想我的过去几十年,经常是时间的奴隶,而非时间的朋友。

我有3大错觉。

第一大错觉,觉得自己时间有的是。

今天过了还有明天,怎么可能时间不够呢? 于是,我经常把事情拖到明天。

周五可以完成的表格拖到了周日晚上;月底该完成的总结拖到了下月初。

我不知道有没有拖延症,反正自己美其名曰:最后一刻效应。似乎所有的事,我必须留到最后一刻才能高效完成。

其实,时间最残酷,永远不会“有的是”,只会“有的就不是”。今天拥有的时间,过去了,就不是你的了。

第二大错觉,机会是要等待的。

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经常在等待机会出现。比如考试,比如工作。等待报纸、等待网站发布信息,我再开干。

其实,机会更应去寻找。主动出击远胜于被动等待。

第三大错觉,生命在养而不是拼。

于是,9点必须睡觉;工作,一定不能不能劳累。

其实,我所谓的劳累只是人家的基本功。

人到中年,对时间的紧迫感觉日益强烈,先前的那些错觉逐渐被焦虑所吞噬殆尽。

一家老小的生活,工作的诸多事宜,人生的所谓追求,当下的怎样活着,未来的何去何从,都会成为一个坚硬如铁的问题,砸向自己,甚至砸碎夜间的梦。

正因如此,加上有缘结识了书城的吴先生,我就斗胆来做这一次名为“穿越2017的焦虑——从新民到新知,《大学》的普世价值”读书分享。

我在读书会现场,分享了我自己对《大学》的几个拙见:

(1)格物致知是“自我——世界——自我——世界”的无限循环

大家都在做格物致知的事。 学习获得知识,工作积累经验,研究创新理论,实践得出真知等等,都是格物致知的方式。

《大学》为什么要把格物致知到天下平的话,正反翻了一遍呢? 在我看来,这是在暗示我们,格物致知是一个“自我——世界——世界——自我“的循环。

你看,人来对世界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刷新,现在人工智能已经被称为新物种,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在此基础上,我们人对自我的认识也随之刷新,我们会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和掌握记忆的规律,从天赋的角度来看待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而人自身的认知能力提升,又会促进对世界的探究和认识。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所以我们对抗焦虑的方法之一,就是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什么行业,都要从格物致知的角度,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不断刷新对工作、事业和这个领域的认识。

举例来说,假设我从事电商行业,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这个行业有了哪些新的变化,就应该去琢磨。

(2)修身,修的不只是品行,更是不断刷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通常,我们更愿意把修身看作是修养自己的品行。

但是如果我们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大学》讲修身,最终是要治国平天下。

那么修身如果只是品行,够吗?

很显然,还应该包括修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这一点来看,《大学》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

就拿工作模式来说,《深度工作》这本书提到了“浮浅工作”和“深度工作”两种模式。这实际上取决于我们对事业和工作的理解,最终可以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

日剧《卖房子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叫三轩家房产中介的故事。

这位女人,她总有办法把各种房子都卖出去,业绩遥遥领先。 人们对房产中介,多少有些芥蒂,为什么她能做得那么优秀?因为她说“房产中介所负责的,不是一套房子,而是客户的整个人生。”

往低了说,这是格局不同;往高了讲,就是世界观不一样。

所以,我们如果仅仅满足于学习几种快速赚钱的技巧,而忽视了自身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刷新,又怎么能在飞速向前的人流中不落后呢?

(3)止于至善,是坚持和努力达成终极目标

说到止于至善,不得不提到一位我熟悉的朋友。

他早年是从事西医的。可后来决心做一家老百姓看得起病的中医院。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他的初心。

随着项目的推进,他的中医院面临无法生存下去的困境。一波又一波的投资方和项目运营人都看出了问题所在,他只适合做职业经理人,不适合做老板。

可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老板身份。让他退居其次比登天还难。

这其中就涉及到“止于至善”的问题。

他有没有坚持那份初心,把自己的终极目标放在第一位,这成了一个问题。

你看,止于至善事实上是一件挺困难的事。

一件事最终没有成功的原因,不是我们缺乏目标,而是我们无法无条件坚持那一份终极目标。

我相信,这些内容如果离开了现场小伙伴的踊跃互动,会显得干巴巴而缺少活力。

“觅弦”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和我交流,问及如何才能找到自我,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不丢失社会性,也提到陶渊明和顾城。这些真诚的对话和生动的例子,令古板的话题显得灵动。

“三分小姐”也很“猛”。对于认识自我,定位自我,他人对我的判断似乎很有道理,该如何面对?加深了格物致知在认识自我方面的讨论力度。

还有其他几位的精彩提问和交流,使整个读书会没有沦陷为一言堂。真好!

不知道,听完我的分享,他们的焦虑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

但于我,真的很值。我觉得这段时间,我没有沦为时间的奴隶。

将我的观点分享出去,互动交流,互相之间有了思想的碰撞、认知的砥砺;时间的密度和宽度增强,内心的喜悦和兴奋感充盈,在那一刻我成了时间的朋友。

03 从前不懂得焦虑,是根本无见赛道

以前我经常沦为时间的奴隶。

我不懂得焦虑。 因为我根本无见赛道。

现在仿佛越来越和自己较上劲了,这是自己找的赛道。

这样看,有了焦虑,反而是件好事吧。 人生也许需要赛道。哪怕只是一个人。

这与我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和操场上所体验到的一致。 前者,我愿意快就快,愿意慢就慢,时间可长可短。因为跑了半天始终还是在原地。 后者,当我看到前方还有半截没跑完,我会咬咬牙对自己说,坚持,再快些。

每个人无论选择了什么,人生都应该有一条赛道。哪怕和自己,和自己的过去赛跑。

是的。心诚,意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我们都有自己的那个“天下”,不论做什么,甚至只是兴趣爱好也罢,你能将它做得多大,你的“天下"就有多大。

谢谢你借我一段时光。

让我们都没有沦为时间的奴隶。


本文来源:http://www.gxlzold.com/gerenshuoming/23894/